找到相关内容1292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“人生命运”的看法

    称之为“业”,而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、、意三者。 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,有善业、业、无记业。造善、之业,必定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,可以决定人生的成败祸福。也就是所谓的“善有善报,有恶报”,这种道理...道德,广结善缘,化险为夷,得贵人助。相对的,坏的习惯不但使我们终生祸患无穷,并且累劫遗害不尽。譬如一个人脾气暴躁,骂人,习以为常,则必定人缘不佳,阻力重重;有的人养成吃喝嫖赌的恶习,不久便倾家荡产,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262512.html
  • 佛教对“身心疾病”的看法

    自己的毛病!  当然,有的人酗酒、吸毒,要靠医药的帮忙,但也要自己肯得下决心断除。其他如赌博、等,也要靠自己有心革除。所谓:“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。”有人说我可以找好朋友来规劝、教诫;自己找好朋友来做...科,甚至具有传染性的各种急性、慢性病等。  在《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》也提到:“所谓瘿病、风病、痰吐之病、眼目病、头痛病、腹痛病,乃至痔瘘病......或患疮癣,或患疥癞诸疾病,遍阎浮提,令诸众生受极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462515.html
  • 破除渴爱、我慢、贪欲

    因而强化成为易怒的个性。  正如被蛇咬到需要紧急治疗,以避免毒液快速扩散全身;同样地,任何生起的忿怒都应当马上抑止,以免爆发为、暴行等可能的严重后果。  真正能治愈瞋恨的解毒剂,是由耐心、宽恕和...可能由于这两个理由,瞋恨在此比其它偈颂中的各种烦恼还要先谈到。瞋恨是大毒,比起三不善根中的欲贪,会引发更大的危机,即直接落入非人行为的深渊,并堕入道。  另一方面,瞋恨比较容易克服,是因为它造成内心的...

    向智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462640.html
  • 神通不是道

    ,说各种方便妄语,则不但不成罪业,且增长许多福德。   5.两舌:为了救度邪恶师或友所摄受的众生,发慈悲心讲各种离间语,使他们互相远离,则不但不成罪业,且增长许多福德。   6.:若某些众生入...无神通者更痛苦。比如,有宿命通者,死时若见来世转生之处是道又无法避免,岂非比不知要更痛苦?有天眼通者,见三道中苦难事而无法挽救,岂非比不见者更烦恼?有他心通者,知晓旁者对自己口是心非,岂非比不知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
  • 太虚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

    rdquo;根据佛教五乘教法,五戒(戒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)为人乘,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间。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,约身、、意三业为十不犯的善行(除前四戒外,还有不犯两舌、、绮语、贪、嗔和邪见)为天乘,修...。   1932年,又假蒋介石之邀,住持雪窦。再度筹组“世界佛学苑”于南京,所属有武昌、闽南、柏林、汉藏诸学院及大林、雪窦诸寺。同年,日军进犯吴淞,太虚发表《因辽沪事件为中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4562974.html
  • 从《弥陀经》中的三条进路论“愿力”的实践与完成

    三皈五戒和八关斋戒。“戒”的具体意义,是基于深信因果的观念,以达到止行善的目的。止就是诸恶莫作的意思。所谓诸,就是指十业(杀害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言、两舌、、绮语、贪、嗔、痴)、犯五逆(杀父、...是,犯五逆十之人,其罪恶固然深重,第十八愿中虽也排除这类罪恶深重之人,但从《无量寿经》与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中看来,他们在阿弥陀佛的教化世界中仍未被排除的。只是必须遇到善知识,并在其人临命终时,为其说法...

    罗卓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0862997.html
  • 怎样看待财富

    我们不能违背法律的规范;作为佛弟子,我们还不能违背戒律的准则。在家居士必须遵循的十种善行包括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 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嗔、不痴。反之,则是必须避免的十不善行。在...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,这种行为不仅和道德相冲突,从究 竟意义而言,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。佛教中这样的一首偈:“善似青松似花,看看眼前不如它,有朝一日遭霜打,只见青松不见花。”生活中,非法行为往往也 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5163413.html
  • 吉林佛教简介

    行为的善(禁忌):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;语言方面的善(禁忌):不妄语,不两舌,不,不绮语;意识方面的善(禁忌):不贪欲,不嗔恚,不邪见。 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,这里仅介绍一部分...了它,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),所以称为法印。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,并称三法印。或者加上“有漏皆苦”,亦称四法印。  4、三学  即佛教修行方法的总称,包括戒学、定学和慧学。用戒止修善,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74763513.html
  • 《圆觉经道场修证仪》 “礼忏法”新探

    来我慢之障,得  尊贵身:称赞除无量劫来等障,得四无碍辩;供养除多劫嫉妒障,生生得大财富;忏悔总除三  障,得依报正报具足;随喜除多劫悭贪,生生得广大善知识眷属;劝请除多劫谤法障,生生得多闻  ...,观想三宝如对目前,同时观想以普贤菩萨为忏悔主,忏悔六根三业所作的一切业。  第六、余法事,包括劝请、随喜、发愿、说无常偈、启白、念佛等。其中,劝请、随喜、发愿加上前面的五门,刚好成为《离垢慧菩萨所...

    圣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5863809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二)

    的事而生气,或对修行时体验到的苦产生瞋恨。因为生气就会有伤害他人的念头,它的这一刻就如燃烧的火,可以破坏利益、幸福和快乐。瞋恚失佛法之根本,是堕道之因缘,是法乐之冤家,是善心之大贼,是种种之腑脏...③ 精进觉支:对四念住是灭苦的唯一道路,不再怀疑,以勇猛心力行正法,不断培养觉性以脱离痛苦。令的、使人堕于轮回的心念消灭,恶念尚未生、令其不生,令善的、有助于解脱的心念继续保持并增长,对于有助解脱的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564177.html